English

打开另一扇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

1998-04-25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朴永馨 我有话说

我是一个从事残疾儿童教育40多年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几十年来在我国有过不少介绍残疾人的报道,但像《同享七彩阳光——中国残疾儿童教育纪实》这样全面,这样生动而又真实,充满激情、有很强可读性的残疾儿童教育纪实确实不多。几位作者并未长期接触或从事特殊教育,但书中对特殊教育多角度的生动纪实不仅有社会报道的效果,对专业特殊教育工作者亦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好参考。

这本书使我们看到了占人口比例不大(仅占学龄少年儿童2.66%),但绝对人数不少(约一千万人)的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残疾少年儿童是我国三亿多少年儿童中最困难的群体。残疾使这些与普通少年儿童同龄的人遇到超出人们的想象的困难,既有身心残疾的压力,又有物质生活条件的压力,更有社会人们不了解、歧视方面的精神上的压力。这些压力常是普通人闻所未闻的。如何对待残疾少年儿童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迷信走向科学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对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残疾和残疾人的认识和态度。残病少年儿童从欧洲古代被肉体消灭,到中世纪的有限生存权和以后的形式上的受教育权,一直到今天争取充分平等的受教育权所走的道路恰恰是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道路,是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和体现。《纪实》以古今中外丰富的材料、清新朴实的风格表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和特色,特别是作者充满了对残疾少年儿童理解、热爱和尊重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渗透在字里行间,它将帮助少年朋友们了解同龄人中的这个最困难的群体,使少年儿童开阔眼界,进而使亿万少年儿童从同辈残疾少年儿童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中受到鼓舞。

1997年我国有1440所特殊教育学校,有上万个特殊教育班或随班就读的班,34万多名学生,4万多名特殊教育教师。这些教师从事平凡、艰苦但光荣而又需要的教育工作,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纪实》用事实讲述了这些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所做的努力和所表现的精神。这同样是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